种草养猪利润_1000多家房企转行养猪,究竟有没有赚到钱呢?

发布时间:2025-05-21 / 浏览数:150

原创 正解局

 猪肉价格下跌影响 __种草养猪利润

资本狂欢过后,总是难免的阵痛。

正解局(ID:)出品

要致富,多养猪。

养猪,能有多富?

举个例子。

秦英林被誉为“养猪大王”,凭借养猪事业,他在30年的时间里积累了高达1850亿的财富,在49岁那年便成为了河南省的首富。

2022年胡润富豪榜中,他的排名甚至超越了马云,高出一位,在众多互联网行业巨头中独占鳌头。

 猪肉价格下跌影响 _种草养猪利润_

2022年胡润富豪榜上榜的“猪企“

不过,一边是富豪上榜风光无限。

但另一边,猪肉价格却在不断下跌。

从2022年9月的每斤价格约15元,猪肉的价格在短短几个月内急剧下跌,最终在2023年5月跌至7块多,跌幅之大,简直如同腰斩般惨痛。

行业巨头,也没逃脱下跌的厄运。

温氏股份在2022年实现了52.2亿元的净利润,然而,仅2023年的第一季度便出现了27.49亿元的亏损,这一亏损数额几乎相当于2022年全年利润的一半以上。

养猪,到底赚不赚钱?

_种草养猪利润_ 猪肉价格下跌影响

昔有一则陈旧的笑话,讲述在猪肉稀缺的时期,一位渴望肉类却无肉可食的个体曾言:“若我某日得以成为皇帝,必定日日享肉食之乐。”

现如今,我国民众每年消耗生猪数量高达7亿头,若平均分配,每个人每年可分得半头猪肉。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与猪肉相关的市场总额达到了三万亿人民币,其中直接涉及到的产业规模约为1.4万亿。

妥妥的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和消费市场。

庞大的市场规模,自然是一块诱人的蛋糕,谁见了都会动心。

即便陈克明已经从事面条制作39年,且曾高呼“一生只做一件事”,但他在几年前却出乎意料地踏入了养猪领域。

这好像说明,这个行业的确“钱”景不错。

_ 猪肉价格下跌影响 _种草养猪利润

大型养猪企业纷纷行动起来,不谋而合地开始拓展土地,建设新的养殖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量。

牧原股份,作为该行业的领军企业,宣告其已成功打造出年产量达到7500万头的生产能力。

2021年,牧原股份的生猪出栏数达到了4026.3万头,其产能扩张的速度之快,简直如同被赋予了超能力一般。

东瑞股份计划筹集资金10.33亿元,旨在拓展生猪养殖规模,筹集资金到位后,预计将新增年出栏30万头商品猪。

2022年,东瑞股份生猪出栏量达到了52.03万头,然而,这一数字与公司设定的2024年生猪生产规模200万头以上的目标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几乎差了四分之三。由此可见,未来东瑞股份仍需持续扩大生产规模,这将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

2022年12月,傲农生物生猪的销量达到了51.31万头,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3.06%。

这些,都还算猪企正经八百的本业。

这些年来,“养猪行业的热潮”吸引了众多原本与养猪毫无关联的企业。

这些企业里,有搞互联网的,有搞房地产的,还有高科技公司。

他们的特点不仅在于规模宏大、财力雄厚,更在于他们在各自领域内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行业翘楚。

在互联网企业中,网易算是最早入局养猪行业的了。

2015年,网易的掌门人丁磊以网易生态猪为食材,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互联网精英聚餐,此举使得网易未央生态猪迅速走红网络,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2017年4月,网易味央成功吸引了1.6亿元的A轮融资,紧接着网易公司对外公布,计划在江西高安县投资建设一座占地3400亩的养猪基地。

种草养猪利润_ 猪肉价格下跌影响 _

阿里云AI养猪的标语

2018年3月,马云旗下的阿里云公司宣布了一项重要举措,即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养猪领域,旨在实现智能化养猪的目标。

京东致力于养猪事业,特此设立了京东农牧子公司,同时推出了重大举措:“猪脸识别”这一智能养殖技术方案。

据传,该智能养殖技术能将生猪育成并出栏的时间减少5至8日,同时还能使每头猪的养殖费用减少80元。

我国每年生猪出栏量约为7亿头,若这项技术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行业成本至少可节省560亿元。

武汉钢铁集团在2012年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外公布,计划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投入资金建设一座年产量达到万头的养猪基地,并着手实施立体生态养殖项目。

地产大佬们自然也没放过养猪的“风口”。

2014年年末,万达集团公开发布消息,与贵州省丹寨县达成了扶贫协作的协议。

万达集团投资了高达10亿元人民币,致力于打造一个可容纳30万头土猪的扩繁基地,以及相应的屠宰和饲料加工设施。

尽管,后来万达又放弃了。

四年之后,碧桂园开始积极招募人才投身养猪领域,同年六月,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了“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标志着其养猪事业的正式起步。

_ 猪肉价格下跌影响 _种草养猪利润

华为这家科技巨头同样难以抑制内心的激情,其创始人任正非更是提出了一个名为“南泥湾”的项目构想。

该方案的核心在于,华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猪群进行饲养,并借助智慧屏幕对整个饲养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旨在实现养猪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无人化以及规模化发展。

听起来,似乎并非华为打算亲自购买小猪,将其饲养至成年,最后再投放市场以获取利润,然而其意图依然是涉足养猪行业。

这些现象仅仅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隅,新希望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刘永好曾在我国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提及:“目前全国已有超过一千家房地产企业转型投身于养猪行业。”

 猪肉价格下跌影响 _种草养猪利润_

大量资本进场,按理来说,对养猪行业,是个促进,也是好事儿。

但事实证明,养猪这条路,并不那么好走。

尤其是,众多行业巨头未经邀请便纷纷涌入,导致养猪行业的秩序一度陷入混乱。

原本,养猪这一领域主要采用的是“小农模式”,然而,近年来,这种延续了千年的传统模式,却开始显现出裂痕,呈现出瓦解的趋势。

数年前,零散的养猪农户与受资本掌控的养猪企业,其比例尚维持在七比三,显而易见,零散养猪户在数量上仍占据着显著的上风。

没想到,近几年来,众多行业巨头纷纷加入,生猪养殖领域的主流趋势已经转向了现代化、规模化以及标准化。

后来,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资本主导的养猪企业,在行业内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其规模之大,甚至占据了整个养猪市场的七成份额。

也就是说,零散养猪户的规模和产能,被挤压了。

种草养猪利润_ 猪肉价格下跌影响 _

自然,我们也不能仅仅将目光聚焦于资本对于养猪行业高额利润的渴望,正如之前所述,那些早已在养殖业领域深耕细作的猪企,同样已经踏上了快速扩张的征程。

养猪企业积极扩大规模,同时资本的涌入也愈发频繁,这导致养猪行业的市场结构发生了显著转变——生猪产业的集中程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另一个关键的影响在于,猪的数量增加使得猪肉的价格随之下降,这直接导致养猪企业的盈利空间大幅减少,几乎没有多少利润可赚。

最近更是传出猪企养一头猪亏168元的消息。

不仅如此,增长速度迅速,而减产过程却相对缓慢,这使得“猪周期”的周期性特征愈发不明显。

所谓的“猪周期”现象,即生猪大量投放市场后,其价格便会出现下滑趋势。随之而来的是,众多养殖户因利润减少而停止养殖,导致生猪出栏量显著下降。最终,猪肉价格又会回升至较高水平。

近年来,有些人凭借养猪事业成功跻身富豪榜单,而另一些人则因养猪亏损,最终家财散尽。

这一切都归因于所谓的“猪周期”——在盈利时香气四溢,而在亏损时则痛苦不堪。

_ 猪肉价格下跌影响 _种草养猪利润

最为重要的是,在此之前,那些传统的“猪周期”的波动,始终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左右。

最近二十年来,都是保持着四年一个周期的规律。

在这段2002年至2021年的20年间,我们见证了五个周期的完整循环。

每一轮周期都是以“W”型探底后,再开启上行周期。

按理说,2022年开始,一波新的周期又要来了。

实际上,这种观点也颇有些道理——在2022年4月,猪肉价格开始出现触底回升的趋势。

自那月起,全国22个省市猪肉的平均价格,从四月份的每斤9元多点,一路攀升至七月份的每斤12元多点,其上涨幅度同样令人瞩目,几乎达到了30%。

到了9月下旬,猪肉价格甚至还成为拉动9月CPI的主角儿。

2022年9月16日至9月22日期间CQ9电子游戏官网入口,猪肉价格攀升至每公斤30.79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3.9%,较三个月前(即2022年6月17日至6月23日)的每公斤21.09元上涨了约46%。

然而,这一轮周期,却显得跟以往有些不一样。

在关于此轮价格是在景气周期延长中反弹,还是新一轮产能去化即将开始的争论中,价格便骤然下跌。

摔得最狠的,应该就是最近了。

 猪肉价格下跌影响 __种草养猪利润

自进入今年5月份,猪肉价格是一路下跌没歇着。

即便是在五一小长假期间,也未能激起一丝波澜,甚至其热度还不如平日无节假日的情形。

根据数据统计,自五一节后,尽管东南部及华南沿海地区的生猪价格出现轻微的回升,但全国大部分省市区的生猪价格却普遍呈现下降趋势。

五一期间,短短数日,生猪的平均售价便从每斤7.30元降至7.11元。

价格持续走低并非最令人担忧之事,真正令人恐惧的是,“节日必涨”的惯例已经不再生效。

节假日的价格上涨现象不再适用,然而,物品因稀缺而增值的基本原则依然有效,这表明,当前这轮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依然是由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具体来说,就是市场上猪肉供应过剩。

猪肉供大于求,导致销售不畅,于是只能降低价格,以此鼓励消费者增加肉类消费,以期重新达到供需的均衡状态。

种草养猪利润__ 猪肉价格下跌影响

猪肉价格是降了,但这几年,养猪的成本却是几近暴涨的水平。

据相关数据表明,在2006年至2020年期间,生猪散养的单头总成本经历了显著增长,由最初的785元增至2889元。

十多年间,翻了三倍还多。

成本上升,价格下降,就导致利润空间被挤变形了。

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生猪市场的活力恢复过程较为迟缓,不少养殖户面临微薄利润甚至无利润可得的困境,这无疑将成为推动养猪业发展的关键趋势。

但其实,养猪业市场本身的需求并没咋变。

就算有人说,猪肉消费的占比已经在下降。

他们展示了一组数据,该数据显示我国在过去十年中猪肉的消费比例已从往日的65%降至现在的不到60%。

_种草养猪利润_ 猪肉价格下跌影响

然而截至目前,猪肉在我国民众的肉类消费中占据着首要位置,并且从目前来看,其他肉类产品在短期内还无法取代其地位。

即便如此,养猪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若仍用传统的“猪周期”观念去角逐这一市场,恐怕只会衍生出更多的悲剧故事。

毕竟,靠周期经验得来的“未来猪价会大涨”这个逻辑,也变了。

在数量上,今年仔猪产能也比2022年同期更高。

按理来说,数量多,价格应该下跌才对,为什么反倒上涨呢?

原因还是以往的惯性思维“猪周期”。

以往“猪周期”的经验是,“提前下注,外购仔猪”。

这个经验也的确在过去很多年被人屡试不爽。

而如今,这个逻辑恐怕要变了。

“罔顾成本、押注周期”已成为当下养猪业最大的风险。

毕竟,成本是王道,也是最大的挑战。

_种草养猪利润_ 猪肉价格下跌影响

与其相信以往的“猪周期”,不如正视这个现实。

每一轮周期,都像是一轮洗牌。

往大了说,是资本的狂欢。

往小了说,是周期的动荡。

每一轮的周期动荡,对于“钱”来说,都是机会。

这个机会,对于养猪的人来说,就是无忧远虑地养猪。

对于吃肉的人来说,就是安安心心地吃肉。

文章中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相关版权归属尚未得到确认,这些图片仅用于非商业目的,若发生侵权行为,烦请相关作者与我们取得联系。